节能家电:打标准与政策 “组合拳”
发布时间:2013-10-08 新闻来源:一览节能英才网
——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副院长张新
当标准与政策形成“组合拳”,市场机制的运行便有了引擎。
众所周知,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家电市场份额大幅提高。
如何将这一政策成果进一步巩固,并与市场有效衔接?就此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副院长张新。
补贴门槛化身准入门槛
相关部门日前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抓实节能产品推广工作,将节能家电补贴的能效门槛改为市场准入门槛,强化标准的倒逼机制和引领作用,形成政策补贴、强制标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节能家电生产、消费体系。
记者了解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已公告发布了变频空调、平板电视、洗衣机、空气能热水器和吸油烟机5类家电产品新的能效标准,将从10月1日起实施。其中吸油烟机和空气能热水器都是首次颁布实施能效标准,而空调新增了一级能效标准,洗衣机则大幅提高了能效要求。
“很重要的一点是,此次标准的修订与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协调机制。”张新向记者详细地介绍道,此次平板电视、空调等几大类家电产品新标准的修订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政策成果实现了有效衔接,将财政补贴对能效标准的要求改为市场准入门槛。这一举措能够使政策成果实现固化,避免由于政策退出而引发能效水平的退步。
相关数据表明,通过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实施,节能家电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其中,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从去年6月份的17%提高到目前的45%,平板电视从38%提高到92%,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的市场份额也都实现了大幅攀升。
新标准测试方法升级
“此次标准的修订,测试方式也有了较大改进,这使得一些产品的标准单纯从指标看不同,但实际上能效水平相当。”张新以平板电视为例向记者做了进一步解释,平板电视财政补贴能效门槛为1.7,而此次修订为1.3,尽管看起来指标不同,但两者能效水平是相同的。新旧指标之间需要进行换算,直接比是没有可比性的。
据张新介绍,此次标准修订测试方法的改进实现了与国际测试方法的接轨,使性能评价更科学、更全面。例如,空调产品的测试方法以APF指标替代了之前的SER指标,由单纯测试制冷性能改进为制冷、制热两方面的测试。
据了解,除冰箱之外,之前补贴推广的其它几类产品的能效标准此次都进行了修订。 10月1日,新标准开始实施,达不到新标准准入级能效要求的产品将不得再进行生产、进口和销售。
其实,能效标准的修订是一个按部就班、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过程。据介绍,每一次标准的更新都要经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报批、发布、实施等9个环节。
从5月新标准的发布到10月1日实施,这段时间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过渡的时期。张新认为,总体上说,新标准是与我国目前市场的状况相结合的,鼓励家电企业在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方面多下功夫,让他们更关注能源消耗指标。对于现阶段的家电企业说,要想达到新标准中的特高指标并不轻松,但达到准入门槛要求,应该没有太多压力。
强化市场监管机制建设
标准的修订及政策的实施都是服务于市场机制的。要让市场机制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强化标准的倒逼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功能显得极其必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监督标准的实施到位?如何确保政策实施的不走样?对此,张新认为,强化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容忽视。
在节能产品的推广中,产品能效的真实是达到政策效果的前提保证。之前曾有媒体称个别家电企业出现能效虚标的现象,这也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于产品能效标识是否虚标的疑虑。
对此,张新分析认为,对于个别能效虚标现象的发生要给予正确、客观的认识。目前,我国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难免有个别企业发生违规行为。为防范和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和法规体系,切实加大对违规主体的处罚力度。
据了解,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受相关部委委托,履行能效标识管理职能,与各地质监部门相互协作的关系。但目前这一体系的薄弱点在于两者的协作关系目前还未在全国形成网状体系和协作的长效机制。张新认为,这方面还有待相关部门加以协调和推进。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网 | MSN | 腾讯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