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07 14:28:35
点击数:87502 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Gary Becker)日前于美国芝加哥逝世,享年83岁。贝克之名常见于学术论文之中,其中跨学科引用率最高的可能要数他写于1964年的代表作《人力资本:理论及经验分析》(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在教育经济学的中文文献中,人力资本论更可谓无处不在。
贝克的引用率高,是因为很多教育政策均建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不将教育看成开支,而视之为投资:投资教育能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结果提高生产力,带来更高的社会与个人回报。然而,当平民老百姓希望用社会回报为由迫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政策制定者却更喜欢强调教育的个人回报。于是,得益者付费的成本分担理论(cost-sharing)便顺理成章地出现。据此而来的政策措施,就是大加学费乃至鼓励私立学校。
把贝克的理论推导为加学费乃至教育产业化的理论武器,是很多尝试甩掉教育财政包袱的政府所乐见之事。这里的矛盾是,当教育投入的增加依赖私人资源而非公共资源时,教育的分配便难以符合平等原则。因为强势群体会通过教育把地位权势复制到下一代,而穷人们容易沦为“世袭弱者”。人力资本理论被用来为复制社会阶层的政策措施正名,恐怕并非贝克原意。
被奉为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存在明显的解释困境。例如,它无法解释当代中国大学生大量失业的现象。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增加了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其生产力,当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理应获得更高的个人回归(例如较低学历者更高的工资)。但事实却是,很多以往高中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现在大学生做,工资却不涨—在美国大学生卖麦当劳,在中国大学生卖猪肉,已经不算新闻。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学费和时间)增加了,但回报并未增加,与人力资本理论预言的结果完全相反。
究其实,教育可能更多是在扮演贴标签的角色,这正是筛选理论(screening theory)的内容。经济学家史宾斯(Michael Spence)在1973年提出这个与人力资本相抗衡的理论:教育是否增加你的人力资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历为你贴了个牌子,让你更易在芸芸求职者中获得老板的青睐。打个比方,一件衣服摆地摊只能叫价10元,但贴个牌子放到专卖店里,就能卖过百元。在劳动力市场中,像客人难以判断哪件衣服质量更好一样,老板无从细察海量的求职者,此时学历就好像衣服上的牌子一样,让老板更容易把你辨认出来—至于衣服的质量或你的能力如何,这是下一步的事。
循着筛选理论的逻辑,为何现在这么多二三流高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是扩招犹如一个贴标签的过程,旨在混淆那些只挑有牌子衣服买的客人的视线。但当所有衣服都贴了牌,客人就会从原来只看有没有牌子变成专挑大牌子—用人单位从原来只看有没有大学学历到现在只挑重点院校毕业生。在此过程中,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都增加了配对成本,却没有增加回报,得益的只有贴牌者。也正因如此,贴牌者会继续强调人力资本的好处,惟有如此,它才能推售更多标签,获得更丰厚利益。